每年元宵節過後的第二個禮拜天,是公訂的掃墓日,這是客家人特有的習俗。
客家話掃墓叫做「掛紙」,因掃墓時將黃紙壓在墳頭上,然後在墳地四周擺十二張銀紙而稱之。
今年,咱們仍是帶著2小一起參與這場盛事。前一天晚上還下著大雨,正在煩惱是否要急尋褓母,隔天一早起床,就見著太陽公公露臉等著咱們哪。阿爸說,自他有記憶以來,掛紙這天都會是好天氣,我想是因為祖先們期待能看到子子孫孫們齊聚在一起,而這祭祖感恩的習俗,由老的帶領小的,一代一代流傳下來,正是最好的行動教育。
在掛紙這天,還會同時召開宗親大會,報告經費及活動安排事宜,看到台上司儀報告這一整年發生的事,還得聯絡所有在場及不在場的子孫,實在是不容易的事。特別的是,今年還印製了「邱氏祖譜」,厚厚的一大本,看了心裡又更佩服了,「飲水思源」這門課,我又重新上了一次。
掛紙會場裡,想當然爾,所有看到的都算親戚,大家也都同姓。我雖聽不懂任何一句客家話,不過瞧見有人打招呼時,還是趕緊要2小回應,年長的就叫阿公阿嬤,其他的就叫阿伯阿嗯或是叔叔阿姨。然後阿娘我在一旁猛笑....感受長輩們的熱情。
《近距離接觸》
對2小這種都市小孩來說(阿娘我也是啦),雞鴨豬鵝只能在圖片裡或電視上看過,再不然,就是在農場裡隔著柵欄觀賞。2小看到雞鴨就走在他們身旁時,很好奇,也很興奮,還一直叫:「鴨鴨來,公雞來,來唯唯(萱萱)這邊哪~」不過,阿娘看到公雞的尖嘴巴時,只好強忍裝出勇敢的口吻說,公雞要回家吃午飯了,我們也回去吧。開玩笑,當然是〝走〞為上策,趕緊酸喔。
《卡打車初體驗》
掛紙結束後,我們回到山下的舅公家,說實話,對於每次婆婆邀約至舅公家,絶大多數,我都表現的意興闌跚....至於是什麼原因,不便在此多說。
舅公那兒,是婆婆姐妹們的娘家,可想而知,婆婆回到那兒,等於到了她的地盤。於是....「失蹤」的戲碼又再度上演,明明剛剛還見著她在門前聊天,不一會兒,人就不見蛋了,唉~能怎麼辦呢?等等等等....
瑞剛表弟借來2台有嬰兒座椅的腳踏車,趁等待的這段期間,載著2小到田野間穿梭。說實在的,鄉下還真是個帶小孩的好地方,空氣好,車子少,又能接觸大自然,好處多多。
運動神經不佳的阿娘,第一次用卡打車載2小,一路搖搖晃晃的,實在是驚險萬分。不過迎面而來的土香味,讓人好放鬆,也疏緩了阿娘蹦緊的大神經。後來,我們因為害怕住家裡的小黑衝出,就趕緊離去了。
《砣磥轉轉轉、繩子跳跳跳》
表弟的法寶還真不少,在田間逛完一圈回來後,瑞剛拿出懷舊童玩-砣磥送給2小,阿爸也趁此展現「當爸爸的功能」:玩,示範如何將砣磥拋出,還小小的講了一段古,說是當年多厲害....等等之類的話,阿娘聽完,只能說,嗯..太久沒玩囉,失敗率有點兒高哩:)
後來阿爸乾脆把繩子拿來當跳繩玩,這個就容易多了啦>"
《幸福のSAKURA》
我家門前有小河,後面有稻田。門前的小河流,剛好可以用來灌溉、澆花。長長的竿子上綁著小水盆,用力向上舉起,就可以灑水了。而阿爸正在澆的這株,正是他心愛的SAKURA,咱家門前的SAKURA已長出綠葉,要再看到美美的櫻花,得等明年囉。
小小的庭院,新鮮的空氣,伸出2雙玩成土炭的小手,真是一整個搭呀。
- Mar 16 Tue 2010 17:06
掛紙(2.5ys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